俗话说得好“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”。
幼儿在1岁左右,就开始慢慢学会走路了。而从爬行到站立、再到直立行走,可以说是宝宝人生路上一个巨大的飞跃。
但是,问题也来了,宝宝的走路姿势如果不对,不仅会影响孩子足部的健康,对今后的生长发育也会有影响。
今天,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足部问题需要家长们注意呢~
1
扁平足
扁平足即正常足弓的缺失,或称为足弓塌陷,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足部畸形,大部分宝宝及青少年扁平足是先天性的。
扁平足除了改变宝宝的走路姿态以外,还对孩子有以下这些影响:
1.让宝宝走路不舒服,疼痛、易疲惫、难以走远路;
2.足跟容易和鞋子摩擦受伤;
3.因为没有足弓,所以在站立,行走,跑跳时,脚部起不到缓冲作用,影响娃运动时的速度和耐力,进行体育运动时,弹跳力及平衡力差;
4.扁平足也会导致小儿的背痛及后期的退行性关节病变,后期可能出现脊柱倾斜,腿型不直,足底筋膜炎等;
5.严重的扁平足还会引发身体其余部位的问题。
2
足外翻
足外翻又叫外翻仰伸足,是指宝宝在站立或者步行的时候用内侧足来负重和着地,内侧足弓下陷,表现出足向外侧偏斜。
足外翻是先天或者遗传导致的,是脚部肌腱发育异常导致的一种畸形,同时伴有扁平足和舟骨塌陷,因此常伴有扁平足和X型腿的出现。
足外翻会使脚部容易疲劳,让宝宝不爱走路,也会引起脚部疼痛,容易摔倒。
3
内/外八字
其实,所有婴儿出生时,均为内八字,即脚趾向内。正常情况下,当他们成长到6~8岁时,胫骨会外扭转至稍显内八字。
宝宝如果有内八或者外八,不仅造成步态上的不美观,还造成孩子心理上的障碍。更严重的是会让肌肉额外增加负荷,长此以往可能会引起膝髋,骨盆,背板各部位的问题,影响身体的健康。当家长发现孩子走路八字时,一定要重视,并且要及时采取矫正。
除了走路姿势和足形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,足部健康也十分重要。特别是孩子小的时候不会诉说自己的疼痛和不适,家长们就应该注意孩子的各种症状或不正常的表现等等。许多困扰成人的足部问题也同样会影响儿童:
水泡
和成人一样,儿童也会因为鞋袜不合适而长出水泡。可是他们太小,不会告诉大人他们的感觉,就需要我们经常性地检查他们的双脚,并检查鞋子是否合适。如果发现了水泡,应该让他们多多光脚,帮助水泡尽快地干瘪下去。
脚气
孩子们也会感染脚气,有时就是因为光脚在潮湿的公共区域行走而感染。如果出现皮肤发红、瘙痒或疹子等症状,可以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。
跖疣
跖疣的中间有个小黑斑,在脚底出现。通常是由于儿童在室外或游泳池光脚走路而出现。跖疣病程很慢,可能需要两年才能自行消退。跖疣具有传染性,最好的避免方法是在室外及公共区域活动时穿上鞋子。
手足口病
每年,世界上都有成千上万的儿童感染手足口病,主要是由柯萨奇病*A16型(CoxA16)或肠道病*71型(EV71)引起的。患儿的手、足、口等部位会出现疱疹,有时还会伴有发烧症状。手足口病是接触性传染,患儿痊愈前不应外出。
|GUIDE|
大部分情况下,孩子的一些走姿,家长们不用太过担心,随着宝宝的成长发育,自然就会慢慢好了。但如果是因为疾病引起的,医院咨询专业医生哦~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