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气不是病,痒起来要命。对于脚气病患者来说,脚气真菌犹如不死的灵*一样,尤其天气一热,更是备受折磨。
人的双脚长时间处于鞋子的包裹之中,密闭的环境让皮肤表面排出的汗液无法自然的挥发,所以会不断的进行发酵,进而产生一股难闻的气味。各种真菌在这样的“温床”中肆意繁殖,从而产生恶臭。
脚气一般分为三种:水泡型、糜烂型、角化型。
1.水疱型脚气
顾名思义就是脚上起水疱。常位于趾间、足心及足侧缘,周围皮肤无红晕。此型脚气一般自觉剧痒难忍,有时需将水疱抓破才能缓解。
治疗代表药物:
(1)复方苯甲酸酊
(2)十一烯酸软膏
(3)10%冰醋酸溶液(浸泡用)
(4)特比萘芬霜剂、乳膏
(5)咪康唑霜剂
(6)环吡酮胺乳膏
治疗处置:
①外搽复方苯甲酸酊、十一烯酸软膏;
②用10%冰醋酸溶液浸泡,再用特比奈芬、咪康唑霜剂等涂擦。每日1-2次,连续2-4周。
2.糜烂型脚气
在所有的脚气类型中糜烂型脚气是最为多见的一种,糜烂型脚气好发于第三与第四,第四与第五趾间。初起趾间潮湿,浸渍发白或起小水疱,干涸脱屑后,剥去皮屑为湿润、潮红的糜烂面,有奇痒,易继发感染。
治疗代表药物:
(1)0.1%依沙丫啶液
(2)3%硼酸溶液
(3)5%水扬酸粉
(4)达克宁散剂
(5)5%-10%硫磺粉剂
(6)复方水杨酸酊
(7)复方土槿皮酊
(8)10%水杨酸软膏
治疗处置:
先尽量保持创面干燥,避免用水和肥皂洗,可用0.1%依沙丫啶或3%硼酸溶液浸泡,再涂敷硫磺粉。
无明显糜烂时,可局部涂敷复方水杨酸酊或复方土槿皮酊,每日3-4次,连续15天。
渗出不时显时,可用10%水杨酸软膏按常规包扎,每2天换药1次,连续用药3-4次。
3.角化型脚气
鳞屑角化型脚气好发于足跟、足缘部。表现为角化过度,干燥,粗糙,脱屑,基底淡红。
治疗代表药物:
复方苯甲酸软膏
克霉唑软膏
咪康唑剂
10%水杨酸软膏
特比萘芬霜剂
治疗处置:
先用软膏或霜剂涂擦,每日1-2次,连续2-4周
或用包扎治疗,每2天换药一次,连续3-4次。
脚气并不像很多人所说的那样“足癣年年治,岁岁发”,事实上只要及时进行治疗,脚气是可以治愈的。但患者要明白:需长期用药才能杀死它。
脚气的防治
1、要注意清洁,保持皮肤干燥,保持足部清洁,每天清洗数次,勤换袜子。
2、洗脚盆及擦脚毛巾应分开使用,以免传染他人。
3、平时不宜穿运动鞋、旅游鞋等不透气的鞋子,以免造成脚汗过多,脚臭加剧。趾缝紧密的人可用干净纱布或棉球夹在中间或选择分趾袜,以利于吸水通气。
4、勿吃容易引发出汗的食品,如辣椒、生葱、生蒜等。
5、情绪宜恬静,兴奋和激动容易诱发多汗,加重足癣。
6、足癣是一种传染性皮肤病,应避免搔抓,防止自身传染及继发感染。
7、平时多吃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,像芦笋、杏仁、瘦肉、蛋、鸡肉、花生、牛奶、啤酒、动物肝脏,麦片、燕麦、玉米等五谷杂粮,绿叶蔬菜如菠菜、大蒜等均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,B族维生素可以调节皮脂腺分泌,增强皮肤抵抗力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end----------------------